
澳洲網編譯稱,澳洲作為移民社會,澳洲移民在澳洲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很多移民赴澳洲后,更傾向于與同胞住在一起,這樣就不用再學習英語,但很多情況下,英語依然無法避免,包括信件、就醫等,這時,孩子就成為家中的“翻譯官”和“中間人”,孩子幫助父母翻譯一切涉及英語的東西,而這也是澳洲很多移民家庭的常態。無錫澳星轉自于中國新聞網。
孩子從小就是“翻譯官”
澳洲本地媒體報道,澳洲很多移民家庭,孩子從小開始就是翻譯英語的“翻譯官”。在墨爾本郊區長大的華裔安妮(Anne Chiew)就是其中一個。直到現在,她每周都要去看望79歲的媽媽,幫助媽媽把信件從英語翻譯成粵語。
安妮的父母在上世紀60、70年代來到澳洲之后就投入華人群體,在新家不必立刻學習英語。在安妮出生之后,翻譯官的角色似乎是她不可避免的。
安妮稱,“所有的郵件以及其他英語的東西,我不僅要翻譯,還要給他們填好表格。任何不知道的詞語就要查字典,弄明白到底是啥意思。去銀行開賬戶也要陪著他們,他們站在我旁邊,一切全靠我。但我仍記得我小時候踮著腳試圖看到銀行柜員,那時候我還那么小。”
有這一經驗的并非安妮一人,從波蘭移民到澳洲的達西(Anna Duthie)也是如此,她剛到悉尼時才12歲,不會說英語,但因為在學校學習,所以比父母學得快。她作為家庭“翻譯官”的身份并不特殊,因為周圍其他移民家庭的孩子也在做同樣的事。
同時,達西稱,給媽媽當“翻譯官”的好處是她和媽媽一直以來有更親密的關系,“她會征求我的建議,自12歲以來就是,這當然讓我們更加親密。”
兒童主動承擔翻譯工作
西悉尼大學心理學高級講師蕾努(Renu Narchal)稱,澳洲很少有人關注和研究家庭“語言中間人”,而這在很多移民家庭中很常見,而且兒童8歲或9歲就擔任“翻譯官”的責任和負擔太重。
蕾努稱,“大多數兒童從8歲或9歲就開始了,這是個很大的擔子。而對于移民家庭兒童來說,這也是責任,因為他們會看到父母在(關于英語的)很小一件事上都不得不費盡心力。移民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所以他們主動接受,并承擔責任。”
家庭的其中一個孩子充當“翻譯官”很常見,很多時候,通常是最大的孩子,而且通常是女孩,因為女孩比男孩口語技巧發育更早。蕾努稱,兒童經常被叫來向醫生、房地產開發商、律師進行翻譯,“這些復雜的東西卻遠遠超出他們的認知能力和思維能力。兒童在移民家庭定居方面的貢獻巨大卻無人問津。”
安妮也表示,“我不僅告訴爸爸媽媽信里寫的什么,還要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下一步是什么。而這對于8歲的孩子是不尋常的。我的確感到很有壓力,因為我不知道這些東西,也不知道該向誰求助。我認為自己有責任這么做,但所有負擔都壓在了我身上。”
根據蕾努對移民家庭兒童做的匿名調查,被調查者中,1/4的人稱,他們認為這一經歷很難,他們經常沒法去上學,因為要為大人翻譯,一些甚至想因此放棄自己的學業。為此,蕾努希望成立一個組織提供幫助,承認這些兒童的貢獻。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26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27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
時間:2025-02-27 14:00~15: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2-28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