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亞統計局(ABS)公布的數據顯示,自2007年以后的澳大利亞移民人口中,53%獲得了綠卡,47%的人獲得了澳大利亞公民身份。最新移民和暫住人口的失業率為7.4%,而澳大利亞人的失業率為5.4%。澳大利亞商業專欄作家麥克蘭(Terry McCrann)表示,雖然移民澳大利亞的群體增長勢頭迅猛,但澳大利亞移民大部分并沒有為澳工作。
據統計,在過去幾年里,澳大利亞大專學歷以上移民中,僅有20%的人從事其本職領域工作。然而,仍有不少新移民無處施展技能,只能從事低層次的工作,這其中大部分是國際留學生。一旦澳大利亞經濟出現問題,人們往往會把責任推到移民身上。這不僅傷害了澳大利亞移民的積極性,也不利于澳大利亞經濟的創新。
近日,澳大利亞聯邦銀行高級經濟學家艾爾德發布報告稱,澳大利亞是發達經濟體中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其中超過一半人口來源于凈移民人數,這使得全澳經濟增長率看起來很合理。然而,自1990年代初澳大利亞經濟復蘇以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一直持下降趨勢。
根據澳大利亞2016年新移民調查收集的移民就業、教育和家庭收入信息的調查顯示,65%的人表示找工作難是缺乏本地工作經驗導致,31%的人則認為他們缺少澳大利亞本地的關系網,還有25%的人表示語言障礙是較大的阻力。其中,有74%的人得到了家人或朋友的幫助,17%的人得到了社會福利部Centrelink或就業服務中介的幫助。
在職場就業問題上,一向倡導男女平等,“女士優先”的西方國家也不例外。早前,澳大利亞政府資助的一份新勞動力研究顯示,成千上萬的女性移民在職場上遇到的困難比男性要高,她們多數被迫放棄原有的職業軌跡,接受更低層次的工作。尤其以配偶移民或家庭成員移民申請人身份來澳的女性往往被視作“弱勢群體”,其潛在的職場價值遭到忽略。
悉尼大學畢業的80后重慶女孩小何多年來一直從事鋼琴家教工作,其丈夫也是澳大利亞名牌大學畢業,畢業后一直從事高薪的IT工作,而小何由于一直找不到體面的好工作,只能選擇用自己的一技之長吃飯。“幸好我從小學習鋼琴,考了十級。現在還能靠它賺錢,也方便在家帶孩子”,小何說。
如果運氣好,在澳大利亞找到穩定的工作,一般年薪都有4-5萬澳幣,工作壓力相對較小,一般不用加班,各種節假日爽到爆,分分鐘碾壓國內大部分普通白領。而且,上司和下屬之間沒有非常明確的等級劃分,各等級員工都需要相互尊重,工作氛圍相對輕松和諧。但有專家表示,很多海外移民對自己擁有的權益缺乏認識,可見提高工作領域的維權意識以及職能部門執法力度的加強仍然都有待提高。
澳大利亞就業局每年都會根據已有的就業數據,分別對各個行業、職業、技能水平和區域進行未來5年的就業預測,這份就業預測的目的是為就業者提供指導,指明未來勞動力市場的發展方向。澳大利亞就業局根據分析統計,列出了未來職業前景較為樂觀的行業依次為:醫療健康和社會援助行業,專業科學和技術服務行業,教育與培訓行業以及零售業。
同時,就業預測也指明了未來5年內,在新州的就業者會迎來就業率大幅上漲,從原有的7.8%上升至9.8%。這意味著到2020年11月,悉尼將會引領就業潮流。2020年,維州的就業率將會從2015年的6.4%上升至8.8%;昆州則從5%上升至7.9%左右;南澳提升較為顯著,從現有的0.3%上升至5.1%;塔州則是由1.1%上升至5.1%;首領地則是從0.7上升至7.2%,最為顯著。但西澳和北領地的就業形勢將會變得嚴峻,西澳預期就業率將從11%下降到6.9%,北領地則從9.6%下降到7.4%。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26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27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
時間:2025-02-27 14:00~15: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2-28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