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美國移民認為,美國中小學不重視考試成績,學生上課跟玩兒一樣,也沒有家庭作業,所以美國基礎教育不扎實,不如中國。然而,如果說美國的基礎教育真是“一團糟”,那為什么被認為“不扎實”的美國基礎教育,卻造就出了全球領先的高等教育?
今天小編就以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一所公立小學為例,通過親身體驗,和大家分享一下真正的美國小學課堂。
教室布置有深意,并不是真的“玩”
說起美國小學課堂的輕松隨意,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的教室的布置形式。教室的墻壁上掛的不是名言警句和人物肖像,而是貼著老師親手書寫或制作的學習內容或提示,比如寫作文的步驟、美國內戰的過程、學生受欺負時該怎么辦等。
第一次走進教室時,真是讓人覺得太“隨便”了,課桌三三兩兩拼在一起,大小高矮也不盡相同。尤其是單人小桌帶有輪子,位置可以隨時移動。學生們上課還有秩序可言嗎?后來才發現這樣做有利于學生開展小組討論,他們并不是真的在“玩兒”,而是為了開展個性化的討論。
小組合作和匯報演講是常態
很多中國留學生到美國以后,或許都會經歷美國大學里的小組作業和匯報演講的學習方式,甚至有的學生還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適應。而對于美國學生來說,從小學就已經開始熟悉和運用這種模式了。
小組合作在美國小學課堂非常常見,老師經常將全班學生分組,要求他們搜集與本小組課題相關的資料,課題有吸塵器、拉鏈、食物攪拌器和萊特兄弟的飛機等實用課題。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后,他們還要輪流向全班展示和講解研究結果。通過分組合作,培養了學生查找資料、自主學習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美國小學也有各種“奇葩”考試
美國小學也有各種“奇葩”考試,從聯邦考試到州考試,再到學區考試和學校測驗,甚至班級隨堂小考,相比國內,也是樣樣不缺。雖然大考并不是每個年級和科目都包括在內,但學校測驗和班級考試很頻繁,尤其是隨堂考試幾乎每周都有,這些都會作為總成績的評定標準。
重視個性差異,跳級串班常見
美國重視學生的“個性化”教育,有的學校甚至可以見到跳級和串班學習的現象。
美國小學實行包班制,每班只有一個老師教所有主要科目,由于老師自身限制,或許不能面面俱到,所以美國的中學還實行跑班制和選課制,由于老師各有所長,學生還能憑興趣選課,這往往能夠彌補一下小學階段包班制的不足。
混齡班級適合低齡孩子
所謂混齡班,即不同年齡和年級的學生編排在同一教室,這是美國最新鮮的事兒。如“K-1”和“1-2”這樣的表述,K指kindergarten,就是學前班,“K-1”就是學前班和一年級的混合班,同理,“1-2”就是一二年級的混合班。美國小學指的是從K到五年級,入學年齡從五周歲起,讀學前班(k)一年,接著就是一年級了。
混齡班級的理念之一是使班級像一個家庭,不同年齡的孩子像兄弟姐妹一樣一起學習和游戲,大孩子為小孩子樹立學校行為榜樣,并力所能及地提供幫助。
別看低了“玩出來”的小學課堂,取其精,學其長,才能真正有助于我們自己教育的發展。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26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27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
時間:2025-02-27 14:00~15: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2-28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