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一代做不動,富二代不想做?不知道很多美國投資移民有沒有聽過這句話。
《時代周刊》曾在一篇《家族企業傳承的時代來了》表達過一種擔憂,未來的10-15年,中國的家族企業將迎來傳承高峰,如果這些企業無人為繼,或一落千丈,中國經濟幾乎無法不受影響。
根據《福布斯》中文做出的統計,中國家族企業在傳承問題上已出現了幾個明顯特征:
一、是家族企業交接班的速度明顯加快。截至報告期已有94家企業完成交接,由二代掌權,其中2014年完成交接班的就有10家,他們之中年齡最大的出生于1961年,年齡最小的出生于1987年;既有女婿接班,也有因一代發生突然變故而走上前臺的。
二、是股權傳承與實際管理相對獨立,職業經理人登上專業管理舞臺。
三、是傳承以家族財富為核心,投資成為二代們專注領域。
較為“瘆人”的是,在普華永道發布的全球家族企業調研報告,中國企業中僅有22%的“富一代”制定了繼任計劃,而計劃已落實至書面的比例只有6%。與此同時,超過50%的中國家族企業未來準備出售或者上市。
如何改變家族企業的傳代難題?家族成功該如何權衡與職業經理人與企業的融合?
專門研究家族企業的肯尼索州立大學管理與創業學教授約瑟夫·亞斯特拉坎說,美國共有超過500萬家家族企業,而能夠維持如此長的時間實在是罕見。
密西根州霍蘭德市希望學院管理學教授維基.滕.哈肯說,百年企業中大約41%集中在制造業,其次是金融和保險(18%),零售(12%)。她還發現,這些百年家族企業絕大多數都是私有化(62%),員工人數在500人以上(56%)。
我們試圖在世界范圍內,以美國百年企業為樣本,為中國企業家所面臨的傳承問題尋找解答方向。
維益:堅守方得基業長青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在美國同樣如此,家族企業能夠傳給第二代的幾率為三分之一,只有3%的家族經營生意能堅持超過三代人。因此,走過經濟大蕭條和家族災難、將家族食品冷凍事業傳承了70余年的維益家族,就顯得格外珍貴。
二戰期間,公司創始人老維益先生(Robert Rich Sr)開始了自己的乳制品事業,在短暫地擔任過美式足球教練之后,他偶然結識了一些科學家,發現了一種能將大豆油作為乳制品替代品的方法,將非常有助于保持乳制品的口感和性能穩定。隨后,老維益和這些研究人員們一起開發出了一種非乳脂奶油。1945年,他就此成立了維益食品公司來銷售維益植脂奶油。
到第三代泰德.維益(Ted Rich)及其他家族成員和9200名維益員工的時候,當年那家由一個偶爾創新發明而生的公司如今已經遍布全球,維益食品隨處可見,或者說十分接近“隨處可見”這一目標:銷售區域超過110個國家。
如果你喜歡蛋糕西點咖啡、茶、烘焙食品、披薩、冰淇淋蛋糕,你都很可能正吃著維益的產品。維益生產多種多樣的面包、糕點、甜甜圈、酥皮、奶油、甜點和其他產品。
維益長長的客戶名單上包括沃爾瑪、星巴克、KFC、麥當勞、必勝客、賽百味、DQ、酷圣石、唐恩都樂等眾多全球連鎖品牌。
前“布法羅新聞”的作家Anthony Violanti在他1991年出版的書“Miracle in Buffalo”里描述過這樣一個故事,是一個偶爾的發明讓第一代老維益先生走上了成功之路,同時也成為了至今仍驅動著幾代維益人向前的成功經驗:保持創新堅持到底、與合作伙伴聯合創新實現共贏。
據美國Buffalo News2015年8月報道,這家已有70年歷史的美國企業,除了敬業和運氣,在位于Niagara街的維益總部中,有一個成立多年耗資1850萬美元的創新中心。
在創新中心,維益食品的合作伙伴們可以在會議室中詳細描述他們的關于食品的困擾和挑戰,為可行的解決方案進行頭腦風暴,然后可以前往一個貨真價實的廚房:這個廚房備有帶著輪子的各種可移動設施,客戶被允許把這里組裝改造成和自己的廚房一樣。
在這里,合作伙伴們可以和維益的員工們一起,使用維益的原料來創造和測試新的烹飪方法和創新產品。
維益全球各地的辦公中心也有幾個類似的的創新中心。
比如,在墨西哥,維益與一家烘焙連鎖零售商合作,研發了一款混合了巧克力、香草或水果的蛋糕。這款蛋糕被稱為“奶昔蛋糕”。“嘗起來像是奶昔,但實際上你在吃蛋糕”。
在英國,維益成功引進了更甜口感更耐嚼也更美味的甜點:比如更耐嚼的美式曲奇(英式的在質地上更像餅干)和卷類點心(在美國被稱為肉桂卷)。“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會在英國創造出一個市場”此前,英國人更喜歡酥松類的甜品。
在南非,維益已經將產品出口至遍布非洲大陸的15個國家。維益與他們的客戶合作,他們中大多數雖然規?,F在還很小,但是都很有可能隨著南非經濟的發展同步成長。
維益與他們一同開發預混合以及即食食品,幫助這些烘焙業者解決熟練員工的培訓問題。公司還特別設立了一個培訓中心,來教授創意烘焙技能。
事實上,最讓泰德.維益(Ted Rich)享受的是和所有人(不限于有血緣關系的親屬)共同探討家族的事業,“接下來的七十年,我們要做什么才能成功?”
他說,“我認為保證維益的生意保持強大、健康并持續增長是我們所有人的共同目標,在這件事上,我這一代的家族成員保持了一致的步伐,這很了不起。人們一般總是用你的出生環境、兄弟姐妹、父母、孩子等等來定義家庭。但是在維益大家庭中我們不這么做。我們在全世界有9200名家庭成員。這是我的真實感受。”
瑪氏:低調地建設“甜蜜帝國”
在距華盛頓不遠的郊區,一幢沒有任何標記的兩層深紅色小樓前門緊鎖,看起來和倉庫沒什么兩樣。但就是這座不引人注目的小樓,被當地人戲稱為“克里姆林宮”,因為它是在《福布斯美國富豪家族榜》上排名第三的瑪氏家族企業的總部。
據美國《財富》報道,從彩虹糖、士力架、M&M巧克力豆到綠箭口香糖,這些產品對全世界數億消費者而言耳熟能詳,但這家年銷售額超過3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49億元)、每年廣告支出超過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3億元)的公司的所有者,和其總部風格一致,深居簡出、異常低調。事實上,他們幾乎不愿在任何媒體上曝光個人和家族信息。
1911年,弗蘭克·瑪氏在母親的指導下,在自家位于華盛頓塔克馬的廚房里創辦了瑪氏糖果公司。據美國“Robinson Library”網站報道,這個身患小兒麻痹的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大部分時間都和母親泡在廚房里,學習制作各種糖果。
1920年和第二任妻子埃塞爾一起將被更名為“Mar-O-Bar”的公司搬到明尼阿波利斯后,弗蘭克迅速破產,連房子都沒能留住。于是,他們決定回到塔科馬再試一次,這在后來被證明是正確的選擇。1923年,比普通巧克力棒又大又便宜的新品“銀河棒”,讓公司銷售額連番8倍。
1930年,弗蘭克將耶魯大學畢業的兒子佛利斯特打發到英國開拓新業務,盡管倆人關系緊張?,斒先蛱枪揞^的地位就此奠定。1934年弗蘭克因腎衰竭辭世后,佛利斯特回到美國,并于此后徹底接手了全部家族生意。
“我不是糖果制造商,我想建造帝國。”說出這句話的佛利斯特是天生的企業家,公司的成績大半應歸功于他。
美國“Today I Found Out”網站稱,1930年推出的以佛利斯特最心愛的馬命名的士力架,靈感來自一種由牛軋糖、花生和焦糖混合的零食。它被佛利斯特“化腐朽為神奇”地裹上一層巧克力后,迅速火遍全球,年銷售額超過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4億元)。
1930年前后,在西班牙目睹了士兵在戰爭中的飲食狀況后,佛利斯特發明了一種被硬殼包裹著的巧克力球。1941年問世后,“只溶在口,不溶在手”的M&M豆迅速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糖果。
1969年,佛利斯特退休并將經營權交給兒子小佛利斯特、約翰和女兒杰奎琳。此時,瑪氏已成為經營零食、主食、寵物食物的真正國際化企業。
在公司400間辦公室和分散在全球73個國家的制造基地的墻上,鑲嵌著公司5項不可動搖的基本原則:品質、責任、互利、效率和自由。直到今天,這些理念仍深植于瑪氏的企業文化、經營和長期發展規劃中。盡管不少分析師質疑瑪氏的未來,但它堅信,“我們只做最好的”。
辛塔斯公司和科姆卡斯特公司:接班人從一線做起,深入一線
對很多家族企業的掌門人而言,接替父輩留下的基業并將之發揚光大,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
在美國,大多數家族企業的現任掌門人從十幾歲起就到家族開辦的企業中打零工,從長輩那里了解企業的歷史與文化,獲得一般人難以企及的經驗與閱歷。在父親或是祖父開辦的企業中工作,每日耳濡目染創業之艱、守業之難,為整個家族積蓄財富的責任感以及超越前人的雄心壯志油然而生。因此很多美國投資移民也知道,很多家族企業的接班人在成年之前已經具備了擔任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最基本素質。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26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27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
時間:2025-02-27 14:00~15: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2-28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