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五巴黎恐怖襲擊事件之后,總理杜魯多(Justin Trudeau)在年底接收2萬5000名敘利亞難民遭到了眾多的非議,包括薩省和阿爾伯塔兩省省長的反對,民眾也紛紛在網上發起了相關的請愿行動。目前響應人數最多的關于難民的網上簽名請愿行動,主要是要求將接收難民的最后日期延后,巴黎恐襲事件發生后,簽名數字急劇上升。不過對于加拿大投資移民來說,其實并沒有太大影響,畢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群體而已。
然而,這些反對的聲音對杜魯多的政策并沒有產生即使的影響。他一再公開強調會履行承諾,民情激憤之下,網上的請愿也從“延期接收敘利亞難民”升級到“請新總理下臺”。那么在加拿大,民意調查、民眾請愿,到底有多少分量呢?
Due Diligence P發動的簽名最初目標是7萬5000人,在11月13日,簽名人數僅為3萬5000人,但在發生巴黎恐襲后,截止目前簽名人數已超過7萬5000,達到了77,317人,新的目標人數也移至15萬。
來自Airdrie的Liz Charlton的不滿情緒更加高昂,她已經不甘于要求小杜魯多延遲接收難民了,而是發起了一場要求新總理被眾議院彈劾下臺的網上請愿行動。兩天內已經有857人簽名,截止到發稿時,支持者已達6,447人。
Liz Charlton在請愿書中寫到:“是時候要給加拿大選一個合格的領導人了!是時候讓杜魯多出局了!他想要通過第59條法案使伊斯蘭教法變得合法,同時在不做安全調查的情況下放25000名難民進入境內, 置所有加拿大人于危險之中而不顧!他還要退出針對恐怖主義的戰爭!這些事不勝枚舉!”
不過,這些民眾的聲音到底能不能被當政者聽取,會不會產生效果呢?我們來看看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杜魯多下臺可能性不大
首先,根據現行的加拿大法律法規,杜魯多被彈劾的可能性很小。根據加拿大法律規定:假如現任政府不負責任,招致諸多不滿,那么根據傳統,反對派會給議會提交名為“不信任動議(motion of no confidence)”的議案,一旦議會通過此動議,那么現任政府就只有兩個選項,辭職或者解散議會并提前進行大選。
然而加拿大投資移民應該知道,在現代的兩黨制民主國家中不信任動議通過是很少見的,在大多數情況下,黨內紀律足以保證多數派的政黨擊敗不信任動議。也就是說,不信任動議想要通過的前提是現任政府是少數政府。所以議會中反對黨聯合占多數,可以通過“不信任動議”。但在小杜魯多多數政府的狀況下,通過此“不信任動議”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26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27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
時間:2025-02-27 14:00~15: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2-28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