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s/default/images/phone21.png)
“澳洲經濟要復蘇,移民至關重要!”這是澳洲總理莫里森在近日發言中的表態。不只是澳洲總理,澳洲央行行長也表示:“人口增長是重要經濟引擎”,重啟海外移民計劃成為“當務之急”。那么,對于澳洲居民而言,澳洲移民意味著什么?
1重啟移民,呼聲高漲
談到重啟移民,多個行業最高機構一直在大力游說,其中,最積極的莫過于地產行業。過去一年,澳洲獨棟屋市場和公寓市場可以說是“兩個極端”。
在聯邦政府HomeBuilder計劃、以及遠郊獨棟屋的偏好上升的推動下,外環建房用地銷售在2020年幾乎翻倍,達到5.376萬宗。相反,本已疲軟的期房公寓市場在去年再次暴跌,相比2015年市場高峰時期已經下跌近七成。
為此,澳大利亞城市發展研究所(UDIA)呼吁,政府應該在年底前重啟移民,不然住房需求可能無法想象。研究所主席西蒙·巴謝爾(Simon Basheer)說道:“如果聽一下生產力委員會和澳聯儲的意見,不難發現,過去幾十年來,海外移民一直是這個國家的命脈。”
他說:“今明兩年,海外移民實際上處于負增長水平。”“從長期來看,年均移民人數大約為16萬-20萬人。移民占新房需求的近60%,如果我們不盡快重啟移民計劃,住房市場難以支撐。”
除了地產行業,其他多個行業對移民的呼聲也可謂日益高漲。例如,澳洲全國農民聯合會向聯邦政府提出一個10點計劃,要求政府能引入更多外國工人。實際上,除了行業組織,多個政策制定機構也是心知肚明,需要盡早放開移民。
2好不好,看結構
反對移民的人認為,澳洲的移民政策導致工資“數年不漲”,影響了當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支持移民的人則認為,人口增長往往意味著經濟紅利。
2000年代初,霍華德政府開始大力推行增加移民人數,隨后的工黨和聯合政府繼續實行該政策。在政策導向下,澳洲人口自2000年以來增長了35%,從1900萬人增加至去年7月的約2560萬人。
在移民人數暴增的背后,移民結構發生變化,永久移民的權重越來越少,臨時移民開始多了起來。于是,我們看到一些澳洲本地人開始抱怨,移民搶了他們的飯碗,導致工資遲遲不漲。這種情況和美國非常類似。
有經濟學家將2013年至2019稱之為“煎熬的日子”。但是,不能否認的是,還有大量的移民即便沒有到澳洲,他們在各自國家本來就混得很好。他們的到來推動了澳洲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就業,拉高了所在行業的工資。總結起來,移民好不好,關鍵還得看質量和結構。
實際上,這也是目前澳洲總理莫里森“改革移民體系”的核心。在最新的發言中,莫里森提到了,建立一只技術更熟練,規模更大的勞動力隊伍才是經濟核心。他說:“勞動力隊伍的規模、能力和技能是我們面臨的最大經濟挑戰。”
“與其說拿走澳大利亞人的工作崗位,如何利用臨時簽證持有人,來填補嚴重的勞動力短缺?——這一點更為重要。因為這樣,才能真正在經濟的其他方面創造就業機會,尤其是保持偏遠地區經濟的增長和服務。”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12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27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
時間:2025-02-28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
時間:2025-02-28 10:00~12:00
地址:常州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