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s/default/images/phone21.png)
一場好的學術報告,不僅可以通過交流激發出新靈感,還可能打開合作之門,為科研人員帶來新機遇。而現實卻是學術報告常常讓人感到無聊、困惑以及冗長。該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看完這篇文章會找到答案。
最近,Nature的一篇文章給科研人員提出了10個實用建議,解答了關于如何做好學術報告的大部分疑惑:什么時候是演講的“黃金時間”?ppt頁面標題有啥講究?要遵循“一分鐘一張”的法則嗎?“看”和“聽”,哪種形式的信息讓人印象深刻?快來解鎖這份“演講攻略”吧!
01了解聽眾
將所有的聽眾一視同仁是不明智的。
在開始演講之前,請對聽眾進行簡短的評估:有多少人可能來聽你的報告?他們對于報告主題了解多少?之前是否聽過你的報告?
許多科學會議持續一周,與會者每天都要參加許多演講,心理疲勞是不可避免的,應盡量使內容易于消化。
02清楚你所傳達的主要信息
對某個特定主題有所了解很容易,但要將內容集中在一個中心點上,并確保聽眾記住非常困難。
所以,制作ppt之前,請先用一兩個句子寫下要傳達的核心思想,把與中心思想無關的內容全部刪掉。
03抓住演講的“黃金時間”
演講剛開始時,聽眾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
因此,在最開始時,要把報告的中心思想傳達給聽眾,并避免使用過多的專業術語,講些復雜的理論、技術。
04以講故事的方式展開報告
就像拍電影或畫漫畫時,要依照情節順序畫一些草圖,由此可以選定角色、布置場景和效果。你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在筆記本上勾劃草圖來計劃ppt的主線和內容。
05讓聽眾“聽”,而不是“讀”
普通成年人的閱讀速度大約是語言表達的兩倍。如果你把想說的內容都展示在屏幕上,聽眾會早早讀完,等著你的演說重復,等待的過程會很無聊。因此,不要讓聽眾選擇聽還是讀。最好的辦法是展示幾個關鍵詞,通過演講擴充內容。
06把科研內容和“人”連接起來
在演講時,展示一些實驗室、標本照片、現場照片、動畫等,讓聽眾將科研內容與你的工作聯系起來。與聽覺相比,視覺化的信息通常會讓人印象更加深刻。
07簡化并放大圖表
避免使用復雜的圖形和表格,切忌把所有圖像、整個表格堆在一張ppt上,不留任何邊框或空白。過于密集、過小的內容非常不利于信息交流。盡量使每張幻燈片呈現一個圖形元素,把那些對于論點至關重要的數據展示出來即可。如果有人詢問細節,可以將附加圖表和數據集分享給他。還要使ppt上的內容(包括圖形、文字、照片)足夠大,以便坐在后排和角落的聽眾也能輕松看清。如果面向的是非專業人士,要認真解釋每個術語、坐標軸、圖示的意義,同時要聚焦核心,避免冗余;如果面向的是專業人士,才可以考慮跳過這些。
08用句子做標題
聽眾很容易分心,從而錯過演講者對關鍵圖表或論點的解釋。因此,演講者每張ppt的標題要提供一個完整的句子。例如,要寫“厄爾尼諾現象使冬天地表風力減弱20%”,而不是“厄爾尼諾現象和地表風力”。
09不必“一分鐘一張ppt”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很多幻燈片,但只有在大多數幻燈片的信息量較低時才能打破這個經驗法則。
把你的演講想象成一頓有固定卡路里限制的食物:聽眾可以消化的食物總量是有限的,你可以選擇上幾道豐盛的硬菜或20道小菜。但是,如果來十幾個披薩,他們是吃不消的。因此,聽眾所能攝取的信息總量也是有限的,可以增加ppt張數但不要超過內容總量上限。
總之,期刊論文是詳細描述方法、分析過程、結論等細節的最佳方式,但演講不是,ppt能簡潔清晰地傳遞你做的研究及其重要性就夠了。怎么樣,這些技巧都學會了嗎?祝大家都能做出完美的學術報告!
文章來自網絡
想了解更多移民留學海外房產政策和資訊,請關注南京澳星出國!詳情請撥打免費咨詢熱線:025-86827163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12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15 13:30~15:30
地址:恒隆廣場辦公樓1座1910
時間:2025-02-27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
時間:2025-02-28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