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s/default/images/phone21.png)
近期,英國學校在疫情期間陸續開展網上教學,不少英國華人家長邊在家上班邊輔導孩子學習,有的家長還把孩子的日程安排得豐富多彩。
和很多為輔導孩子而感到疲憊的英國華人媽媽不同,何女士則笑稱自己近期十分輕松,“整個狀態像在度假”,因為既不用每天早起送孩子上學,也不用送她們去上興趣班。
何女士來自中國,她在英國生活已有16年,她的丈夫是英國人,這讓她感覺自己站在了“中英語化沖撞前線”。她曾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虎媽,但后來,她漸漸試著改變,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給她們愛和鼓勵。經過多輪思想斗爭,現在她更傾向于較寬松的教育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她也找回了自己。
何女士介紹說,她有兩個女兒,一個10歲,一個8歲,都在英國的公立學校上學。隨著孩子的成長,她的教育觀也逐漸轉型。在大女兒4歲的時候,她當時就是覺得不能輸在起跑線上,“4歲時我們就要起跑,這樣我們才能沖刺沖得快,沖得早,這樣才能成功。”
她當時每天給孩子安排很多活動,鋼琴、游泳還有戲劇課等,晚上還要監督她學中文。
她說,“我看著孩子睡覺,還在想:孩子,你好幸福,有我這樣一個媽媽幫你安排你的成長道路,安排你考好成績,要進牛津劍橋,然后出人頭地,做英國的精英。”何女士那時每天都累得不行,可她認為督促孩子學習、進步是當媽媽的責任。
她說,有一次她跟副校長聊起來,向副校長抱怨說學校怎么沒有作業、沒有考試。然后這位副校長笑瞇瞇地看著她說,沒有科學證據證明,做作業和考試能夠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何女士稱,當時都以為自己聽錯了。
何女士的丈夫是英國人,他在孩子整個成長過程中跟她有很大的分歧。
她說,“當時我曾經還跟一個也是嫁給英國人的華人媽媽探討過這個問題,我們那時認為,其實中式教育觀有對的,英式教育觀也有對的,但是兩邊都有不好的地方,最好的方法是走到中間。”
何女士認為,“首先,英國父母對孩子不像中國父母這樣,有這么重的望子成龍的心態。他們對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他健康,希望他快樂。”
現在,她認為,父母對于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找到他要做的事情,然后給他愛,給他鼓勵,給他支持,這就好了。
她說,“我沒有理由要求我的孩子成功,因為我根本就不需要她成功。”
她認為,“這個社會本來就一直在按照一個更公平、更公正的方向在走。我的孩子是隨著潮流走的,她未來只需要順應潮流,一起來為創造更公平的社會努力就對了。她不需要做精英,做精英很累,除非孩子她自己想做。如果我的孩子想做,我讓她做,我鼓勵她做;如果她不想做,做普通人沒問題。”
現在何女士的孩子去參加的興趣班,都是她們自己要去上的,不是家長要她們去的。老大報了舞蹈課和體操課。老二現在在學打鼓,何女士其實覺得沒意思,不過女兒自己喜歡,她也就表示支持,給她交了學費。
她解釋稱,“當然像我這么佛系,還有一個前提條件,我們家老大非常獨立自主,她不用我管的,她太成熟了,她完全知道自己要什么,她想做的事情一定能做到,感覺她已經對她之后的人生負起責任來了。所以對我來說,我只要給她安全感和愛就可以了。”
如果您對英國移民資訊感興趣,請繼續關注澳星移民官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提供更多最新信息。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12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27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
時間:2025-02-28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
時間:2025-02-28 10:00~12:00
地址:常州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