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釋放自己亦要尊重隱私
熟悉當地的隱私習慣,絕對是身在澳洲必不可少的功課。
比如,如果你不是很了解一個人,一般你最好只談一些很隨便的話題,如果你第一次見到一個人,就問他的收入,年齡,房租等問題,他會感到很驚訝。如果你對這些問題很好奇,你可以換一個方式,例如:"這個城市的房租貴嗎?"或者"一般澳大利亞家庭有幾個孩子?"
當然,作為一個對這個國家比較陌生的人,你最好避免談論有關澳洲政治方面的問題或是直接批評澳洲--至少在最開始,讓他們自己去批評,你只要保持你自己的想法。
另一方面,由于澳洲人強調自我在社會中的價值,注重私人空間。所以,一些在中國看似無心的行為,在澳大利亞人眼里很可能成為一種無禮與冒犯。
眾所周知,澳洲人特別尊重他人的隱私,如果你沒有要求,別人不會干涉你的生活或主動給你建議,因此在澳洲除了懂得尊重隱私,也一定要會釋放自己。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學校發成績單,每個人的成績單都是用信封密封好的,只有你自己和有關老師知道,除了頒發獎學金之類,也一般不予排名。即使排名,也不公布具體分數。一個壞處是當你遇到困難時,不開口說,別人很難知道。因此,如果你渴望被幫助,就應該直接和能夠幫你的人表達清楚,否則會使事情越來越嚴重。事實上許多問題在別人的幫助下,往往是能很快得到解決的。
交友:局限華人圈=封閉自己
近年來,隨著澳大利亞留學熱的興起,留學在澳洲本地已逐步成為一種產業,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赴澳留學,在當地留學生中形成一個個小的華人朋友圈,而這個團體也就成為了不少人生活的全部。然而,過多的行走于華人圈中并非是一件好的事情,盡管這里能夠讓你擁有"家的感覺".
據了解,在澳大利亞這種中國留學生扎堆現象并不是個案,尤其在悉尼、墨爾本等大城市,這種現象更為多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形成華人朋友圈,彼此之間相互照顧,淡化思鄉之情、感受家的溫暖,本無可厚非,但是,一旦被自己周圍的小圈子所囿,刻意減少或者拒絕與當地文化、當地人的接觸與交流則未免得不償失。如果真的如此,很可能出現在海外留學多年仍對當地文化知之甚少的局面,適應異國文化更無從談起。同時,也容易給當地人孤傲、難以接觸、封閉自己的印象,對于自己的生活,成長都沒有幫助。
公共場合:切記遵守社交秩序
在澳大利亞,許多情況下人們需要排隊等候某項服務--在郵局或公共汽車站--澳洲人一般不會排成一個很明顯的隊,但是很明確自己站在什么位置。一個不明情況的外國人很可能沒有注意到,而認為柜臺開門或者汽車進站的時候,誰都可以往前擠。這樣很可能導致別人對你的不滿甚至會粗暴的批評你。所以,一直等候直到輪到你,在你后面的人一樣會守秩序。你如果不能確定是不是有一個隊(人很少或看上去很稀松的時候),你應該詢問一下"IS THIS A QUEUE?"然后再站到自己該站的地方。
因此,澳洲移民如果渴望融入澳洲社會,就必須從思維方式上去做到改變。只有充分的融入到當地社會,充分與當地人接觸,才能夠真正了解到他們的內心,才能更好的了解到每一個舉動的真正意義,從而在內心上去理解他們的所作所為,做到意識上的認可。使自己實現意識上的轉變,讓自己更加瀟灑自如的融入到這個隨意又嚴謹的國度當中。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07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12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28 10:00~12:00
地址:常州澳星
時間:2025-02-28 10:00~16:00
地址:廣州澳星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