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民達到澳大利亞之前,很多人都會從各種途徑了解澳洲或澳洲人是什么樣的。而當地到達澳洲后,就會發現這些觀點是部分正確,部分錯誤的--就像你會認為一些澳洲人對你的國家的一些看法有時會被很奇怪的歪曲了一樣。
事實上,澳洲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差別很大,人們的道德觀念也有很大差異,開始不少澳大利亞移民會感到很難適應或不滿,不過經歷多了之后,你就會理解澳洲人的行為方式并且去鑒別它的好壞。而當你充分了解這些以后,你在澳洲的幸福生活才算真正開始。
交談:學會適應對方的直率
對于中國人來說,對待陌生人時往往會非常謹慎,會用十分尊敬又小心的方式與對方交談。只有當在熟識了以后,彼此的交談才會更加隨意。不過,澳洲人可并不喜歡這種"委婉"的方式。
澳洲人說話非常直率,有時甚至是你會覺得他們過于外向以致顯得莽撞。你也許會被一句很普通的罵人話或說話的方式觸怒;比如,一個完全陌生的人稱呼你為"哥們兒";經常用演講的說話方式來體現他們的容易接近。有時他們的幽默和玩笑聽起來非常怪異。他們的話語有時讓人覺得失望,但是請認真聽,不要很快就反感。去觀察他們互相怎樣交談,怎樣反應,去感覺他們的幽默。你不用特意去學他們,但是你需要去理解他們交談中暗含的意思。總之,要時時刻刻懷有一種寬容的心對待不同的事物和文化。
此外,生活在澳洲的人會注意到澳洲人及其頻繁的使用"請"和"謝謝",而且會出現在不同的場合,所以你也應該經常用這些詞。總的來說,當你要求什么的時候,要用"請",無論是物品,信息或服務;當你接收這些的時候,要用"謝謝"。比如,在商店,咖啡廳或銀行,你通常會感謝給你提供服務的人。
會面:尊重任何一個陌生人
澳洲人經常很自豪的稱自己為"平等主義者".事實確實是這樣,談話非常隨便。比如:學生對老師通常是直呼其名字,態度也不象我們理所當然認為的尊敬。但另一方面,他們對待其他人也是同樣的友好和不正式:秘書,實驗室的技師,圖書管理員和清潔工;公共汽車和出租車司機;售貨員和銀行職員等。這些人都給學生提供服務,但絕不是"傭人".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很有資歷和經驗的,如果你認為他們低人一等,他們會非常不滿。所以,作為一個對澳洲社會很陌生的人,最聰明的辦法就是對每個人都表現足夠的友好并給予尊敬。
此外,澳洲人對長輩都會表現出尊重,但是不會象亞洲國家那樣正式。他們會在汽車上給老年人讓座,或為比自己年紀大的親戚或朋友提很重的包,但是不會為他們提公文包或對他們的哥哥姐姐表現特殊的尊敬。在家里,和父母爭吵是很平常的事情;在學校,學生經常會反問老師;在大學,老師很希望學生對他們的演講或課本提出批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他們有權力有禮貌地表達出來。討論是很有價值的,如果你不能確定在這種場合如何表現你自己,那么就坐下來認真看和聽,然后再加入進去。
處事:沒有大事化小的說法
在中國,"以和為貴"是一個非常被人推崇的處世方式、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經常被人視為化解矛盾的最佳方式,多數人遇到麻煩時都會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甚至吃個"啞巴虧",但是在澳洲,這一點卻非常的不科學。對此,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留學生深有體會。
"我去商場買衣服,標價139澳元,劃過卡以后,也沒怎么仔細看金額就走了,可后來才發現小票上劃掉的是199澳元。我原以為是自己看錯了,想著錢也不多就算了,可我的澳大利亞同學堅持要帶我回去理論,說這不是錢多少的問題,而是你的權利,她這句話一下敲醒了我。"
據這位留學生介紹,她身邊一個中國留學生的經歷與之恰恰相反。這名中國留學生在超市打工,因為大意給商品貼錯標價而遭顧客投訴,無奈只能自己將商品差價補上。
對于在澳洲生活的人來說,以和為貴可并不是什么太好的生活方式,認真與一絲不茍才是大家最為欣賞的。因此,用你的真誠與細心去面對每一件事情,用謹慎又有正義感的心態去迎接每一個挑戰,你會注定會在當地獲得更多的尊敬。
如果您對澳洲生活感興趣,請繼續關注澳星出國官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提供最新的相關信息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28 10:00~12:00
地址:常州澳星
時間:2025-02-28 10:00~16:00
地址:廣州澳星出國
時間:2025-02-28 14:00~16:00
地址:常州澳星
時間:2025-02-28 14:00~17:00
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北段1480號拉德方斯大廈東樓12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