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s/default/images/phone21.png)
作為當今世界最發達的“超級大國”,美國的種種事物總是能吸引一大批人希望前往“一探究竟”,而近期EB-5政策面臨種種變數的狀況,則更是把美國移民的關注度推上了風口浪尖。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5月1日報道,美國人口普查局的一份調查顯示,2013年有14.7萬名美國新移民是來自中國,相比之下,墨西哥只向美國輸送了12.5萬名新移民。這項調查是研究人員Eric Jensen與其帶領的團隊進行的,他們分析了2000年到2013年期間美國社區調查每年統計的移民數據。2013年向美國輸送12.9萬名移民的印度也打敗了墨西哥,雖然這兩個國家的數據從統計學上來說相差不大。
再早一年,即2012年,墨西哥和中國基本打成了平手——墨西哥向美國輸送了12.5萬名新移民,中國輸送了12.4萬名新移民。
近10年來,中國和印度——它們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向美國輸送的移民呈不斷增長趨勢。與此同時,由于墨西哥經濟有所改善和該國生育率出現下降,來自墨西哥的移民一直在減少。
當然,眼下美國移民社區的結構變化還需要更長時間,按照2012年的數據來看,來自墨西哥移民社區的人數仍是中國的五倍。
事實上迎頭趕上的不僅僅是中國和印度,將中國、印度和墨西哥的移民總數相加,也不過只占2013移民總人口120萬的三分之一。2013年向美國輸送移民最多的國家當中,亞洲的其他一些國家也排在前列,包括韓國、菲律賓和日本。
普查研究的結果讓我們看到移民流動自然變化的一些端倪,那么這可能會對美國人口和種族構成造成什么樣的影響么?
按照目前的情況而言,西裔仍然是美國最大的種族和民族群體,但大約三分之二的西裔都是在本土出生,而非新移民。與此同時美國亞裔人群中則有三分之二(65%)都是在國外出生。
調查顯示,千禧一代——大致是說出生在1982年到2000年之間的人們,但定義有所不同,也沒有確切的年限終點——這批人已經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多元的一代人。正如布魯斯金研究學問會人口統計學家 illiam Frey在他最近出版的著作中詳細定義的“多樣性爆炸”一般,日漸復雜的人口構成對社會、經濟、文化的影響目前才剛剛走進視野。有業內人士據此預測,在2044年美國可能將沒有多數族裔,而成為一個由少數族裔構成的大熔爐塑造美國的政治和社會。
涌向美國的這股亞洲浪潮還會持續多久,同時這樣的人口流動趨勢是否還會有新信號和新變化,眼下一切都還仍然有待觀察。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12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14 13:00~15: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15 13:30~15:30
地址:恒隆廣場辦公樓1座1910
時間:2025-02-16 13:30~15:30
地址:恒隆廣場辦公樓1座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