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歲是“黃金時期”
9~11歲是“黃金時期”
科學家研究發現,根據大腦的構造,人在9~11歲之前可以學會流利的外語。同時根據澳大利亞迪肯大學和莫納什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英語流利程度左右著移民未來的工資水平和升職潛力,而英語流利程度和移民時的年齡緊密相關。越早移民,對孩子的未來發展前景越好。
根據研究顯示:9~11歲移民的孩子英語流利程度和在當地出生的孩子無異,而年紀大的孩子移民,平均來說他們的英語水平則不是很好。
比如,中國移民家庭中的兄弟姐妹,移民時5歲的弟弟妹妹和已滿15歲的哥哥姐姐雖然來自同樣的家庭、擁有同樣的父母,但前者的平均英語水平和職場收入遠遠超過后者。
11歲是“分水嶺”
根據研究顯示:11歲之前就已經移民與相同背景但18歲以后才移民者相比,日后的職場收入要高得多,多達15%。在子女11歲之前出國定居有助于他們流利掌握英語,對孩子以后的教育與就業更順利。
雖然說不能以一概全,但是從以上研究結果分析:為了孩子能更快地學習語言及為之后在職業之路考慮,在孩子11歲之前將孩子移民國外比較合適。
孩子越早移民越好?
當然也有家長會問,既然學語言的關鍵是“早”,那讓孩子移民是不是越早越好呢?
其實并非如此。中國的基礎教育有可圈可點之處,讓孩子在國內讀幾年小學,接受一些傳統文化熏陶,并掌握一定的中文知識,這樣之后再出國,就會既有中文基礎,又再學習外語和接受西方教育方面有極強的可塑性,能夠順利地適應嶄新的教育體系。
當然,根據每個家庭的不同情況,還可以有相當靈活的就學方式。比如在孩子兩三歲時拿到移民身份,孩子可以在國外上幾年幼兒園,之后再回中國讀小學,到了初中階段再出國接受西方教育。這樣就能令孩子既有英文優勢,也打好了牢固的中文基礎。
移民大都為了子女教育
“教育移民” 已成為海外移民的最主要原因,在《出國》雜志《2018年中國投資移民白皮書》中數據顯示,海外移民看中教育質量的人數占83%,子女教育已連續多年成為海外移民的最主要原因。
中西教育差異
為誰而學
中國教育:視學習為功利,因而習慣于應付。
西方教育:學習是自己的事,學得主動、靈活、高興。
課堂氛圍
中國教育:把學生教到“零”問題即為成功。
西方教育:給孩子一個啟發,鼓勵自由發言。
考試制度
中國教育:如臨大敵,單人單桌,監考嚴防緊守。
西方教育:開卷,查漏補缺。
課外活動
中國教育:真正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非常有限。
西方教育:學生自發參與課外活動,德智體全面發。
西方教育是一種嘗試教育,先讓學生嘗試進行體驗,在體驗中發現難點,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得出結論。沒有一種完全正確的教育方式,只有最適合孩子的教育!
根據孩子的個性,因材施教,才是最利于孩子成長的教育。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12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27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
時間:2025-02-28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
時間:2025-02-28 10:00~12:00
地址:常州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