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位美國移民華人回國傻眼了,覺得中國物價高,
直接被各種商品的價格驚得連連吐槽,
夸張程度實在看不下去了。
沒有錢就不能回國嘚瑟了嗎?
然而,
沒有錢在美國的生活狀況又是如何呢?
數據告訴你400萬在美華人過得怎么樣
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發布了一組數據,目前在美國的三億人口中,1800萬是亞裔,其中400萬是華人。
1)從移民的總數看,從2010 年開始,亞裔移民已經超過墨西哥人占到 36%。
2)在美國共有亞裔人口1800萬,其中華人最多,有400萬,菲律賓和印度人各有300多萬。
3)近40% 的人認為亞洲父母給孩子太大的壓力。這么評價美國家長的只有9%。
4)亞洲人拿走了75% 的H1B工作簽證,其中印度人占了多一半。
5)從教育程度上說,25歲以上有本科及以上學位的亞裔占到49%, 而美國整體水平只有28%,而印度人有本科以上學位的占到70%。
6)至于對自己目前經濟狀況和職業前景的滿意度,跟美國大眾比起來,亞裔自我感覺更好。
7)亞裔對美國的多個方面感到滿意,但在道德價值觀和家庭關系的緊密程度上,認為不如自己原來的國家。
8)在問到跟他們的父母相比時,絕大多數國家的亞裔自我感覺比父輩好出很多。
9)家庭收入的中點數,亞裔家庭比美國大眾要高出32.5%。
10)當問到“你的典型的美國人嗎?”,一半以上的亞裔說自己不是。
11)作為亞裔,你認為對你上大學,找工作和升職上是有好處還是有壞的影響? 60% 多一點的人認為沒有任何影響。
12)在結婚伴侶的選擇上,65% 的華人還是選擇了華人。9% 與其他亞洲人結婚,26% 的人與非亞裔結為伴侶。
13)44%在美國出生的華人說自己還能比較流利地用中文聊天。
14)將近一半的中國人住在美國西部,東北和南部各有20%的華裔人口。
具體中美兩國生活的物價是怎么樣的?對比看看
今天我們就來比較一下中國和美國的生活成本,你要掙多少錢,才經得起大浪淘沙?
中國,工資5000元,吃次肯德基30元,下館子最少100元,買條Levis牛仔褲400元,買輛車最少30000元——夏利。
美國,工資5000美元,吃次肯德基4美元,下館子40美元,買條Levis 20美元,買輛車最多30000美元——寶馬。
以購買力計算,在中國衣食住行的成本完全超越了美國。
著名財經評論員時寒冰在美國半個月,專心對比中美物價,對比結果再次讓人大吃一驚:
國內一套3萬元左右的阿瑪尼西裝,在這里只要500美元就可以買到;
國內標價4.6萬元的勞力士手表,在美國不到4000美元;
國內標價4萬元的尼康單反相機,在美國不到400美元;
一臺國內50萬元左右的寶馬Z4標價只有21000美元。
如果換一種比較方式,差距或許更加顯眼:
一杯咖啡只要2美元,看一場電影只要10美元,分別占美國人平均月收入的萬分之六和千分之三。
而在國內,同樣的比法得出的數據是百分之一點三和百分之三點五,相當于美國居民負擔費用的45倍和12倍左右。
再來看看最棘手的住房問題!
小編對比過北京和紐約兩個地方的房價,有這么幾個發現:
①頂級的天價豪宅,紐約的總價確實要比北京貴出好幾倍;
②適合中上層居住的中高端豪華公寓,北京的房子在品質比紐約要低很多的情況下,單價已經接近紐約,考慮到國內賣房算建筑面積而美國算實用面積,事實上北京已經超過了紐約;
③如果是普通的、地段稍微偏遠一點的小區,北京的價格則已經超過紐約一大截。
在紐約,如果你愿意跑遠一點,比如雷哥公園。從時報廣場出發同樣不用換線,一條地鐵坐14站,加上走路到地鐵站,一個小時綽綽有余;開車則是12.7公里。
這里一套800平方英尺的房子是28.9萬美元(199萬人民幣),單價只有2.69萬人民幣。
而2.79萬的房子,在北京要去哪里找呢?這個問題真的難倒小編了。搜了下平谷的房子,單價大致在2.6萬-3.2萬之間。
可是平谷在什么地方呢?離國貿車程是74.9公里。
小編又看了下燕郊的房子,價格勉強在3萬以內。
燕郊又在哪里呢?距離倒是比平谷近了很多,離國貿只有32公里,可是從行政區劃上來說已經屬于河北。
如果坐公共交通,從北京市區到平谷和燕郊是如何艱難?小編有所耳聞,也看過報道,但從未親自體會過,難以想象。
所以結論就是:
對于超級富豪來說,北京的房子并不算貴;但是對于中產階級和草根階層,北京的房子就貴得太離譜了。
一個在紐約年輕人,如果你愿意放棄住在曼哈頓,住到皇后區、布魯克林,或者新澤西州,房價就直線下跌。而且更好的是那些房價不高的地方也都通地鐵,近的只有兩三站,遠的也不過十站八站。
在美國,即便是窮人,仍然很容易過上體面的生活
一位華人自述在美國的個人經驗:
當年在紐約的我,也曾經是這樣一個貧窮的年輕人。我第一份工作的月薪只有1800美元,那時我住在皇后區的一個地方,坐地鐵到曼哈頓只要20來分鐘。
后來,我第二份工作的月薪變成了9000多美元,這個收入已經不算低了,但是仍然住不起曼哈頓,畢竟狀況好一點的一居室月租金都要4000多美元,所以我住到了一河之隔的新澤西州,離曼哈頓下城只有兩三站地鐵,但一居室的月租金就只要2300美元。
重點是,即使是在我月薪只有1800美元的時候,我的生活質量和快樂程度也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窮人有窮人的活法,富人有富人的活法,但都能自得其樂。
所以,貧窮的小伙伴們,
別每天憂傷口袋里錢少啦,
只要在美國會生活,
你就會發現,
老美的生活還是很體面的,
各位且過且珍惜吧!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26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27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
時間:2025-02-27 14:00~15: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2-28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