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s/default/images/phone21.png)
來到澳洲生活的小伙伴們,總能體會到澳洲文化與中國文化的不同。或許你在中國覺得合情合理的事情,但是在澳洲很多人都會覺得特別奇怪,不能理解。華人和澳洲人的觀念大不同。在澳洲生活的華人,一定深有體會,很多人表示價值觀都被刷新了!
與人交往篇:陌生人沖你笑,并不是Ta有病
不要過分謙虛:和西方人相比,華人喜歡表現得很謙虛。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是澳洲人不懂這一點,他們認為過分謙虛就是不自信的表現。所以當澳洲人們稱贊你時,你只需要回答謝謝~ 不要過分謙虛。如果你在澳洲面對一個機會,千萬不要謙虛婉拒,坦然接受并且抓住機會,才是最聰明的做法。
在澳洲,與陌生人交往的方式也與在中國時大不同。走在路上遇到有陌生人跟你微笑,讓很多剛來澳洲的中國人很不習慣,沒辦法,澳洲人就是這么友好。雖然在國內沖陌生人微笑,可能會被當成別有所圖的不法分子,或者神經病。
不要正面打量路人:盯著路人看或者是不斷打量一個人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尤其男士打量女士,尤其不尊重。但是和他人對話的時候,還是要對視他人的雙眼。
準備一個醉酒的故事是快速拉近與澳洲友人距離的一個方法。眾所周知,澳大利亞人非常喜歡喝酒。香檳、烈酒果凍和飲酒游戲都是周末休閑的必備。一個有趣的醉酒故事可以制造一大片笑聲,并且瞬間提升你的魅力指數。
教育,工作篇:
讀大學是一種個人養成,而不是為了出路和提高身價。從小到大聽慣了考大學實現”鯉魚跳龍門”的故事,現在雖然不同了,但是學歷的標牌以乎依舊是身價的砝碼。
在澳洲你會發現,高學歷的知識分子做普通工作并不新鮮,我見過印度的哲學博士開出租車、東歐的音樂家干裝修、地理系的研究生在找到教師工作以前在家具店當服務員、工科博士在售車店做銷售等。
反之,也會有墨爾本大學的清潔工旁聽拿到了古典文學的本科學位、而大貨車司機酷愛莎士比亞長途旅行的閑暇寫下讓圈內人震驚的劇本等,澳洲受過大學或更高教育的人口比例遠高于中國,而這個教育追求的是一種養成,和出人頭地沒有關系。
因為喜歡和興趣,而做了很“不合常理”的事情。這樣的追求,多少也與國情也有關。在澳洲10-20年經驗的藍領年薪超過常春藤畢業生的水平。也有90歲的老人活到老學到老,繼續在大學里學習。因此,澳洲在短短一百多年的歷史里,已經先后有10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曾經有一個這樣的故事:中國媽媽帶著孩子在街上見到一個乞丐,中國媽媽就指著乞丐對孩子說“孩子你要好好念書,不然,長大以后就只能像他一樣。”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澳洲,澳洲媽媽則會對孩子說“孩子你要好好念書,長大以后可以幫助像他一樣的人。”或者這就是中澳教育的根本區別。
生活篇:汽車洋房是生活必須品,不是富人專有
在澳洲說到買房,基本指的是買獨立房。也就是國人所說的別墅。這個基本就是普通民宅,并非有錢人才有。還有一種排屋(中國叫聯體別墅)比更便宜些。這樣民宅,20幾萬至到千萬澳元不等,產權是永久的。在澳洲,有車有房并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富有的標準,因為在澳洲人人都有車和房子。
金錢篇:“富”不等于“貴”,有錢不等于會生活
現在大部分中國人所理解的貴族生活說白了就是住別墅、買豪車、打高爾夫,財富自由,揮金如土、花天酒地,對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實際上,這不是貴族精神。在澳洲以貌取人是很容易犯錯誤的,富人不是靠名牌包裝的,也不是名車大房子,而是在不動聲色之中,一口整齊的白牙(非常重要),一身古銅的皮膚(有錢度假曬太陽),一副健美的身材(有閑上健身房)。最重要的是每年捐給慈善協會和教堂的大筆捐款。
貴族的養成至少三代,學生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粗茶淡飯,每天還要經過非常艱苦嚴格的訓練,這甚至比平民學校還要辛苦。在大多數中國人的意識里,富與貴是一樣的,沒有什么區別。但事實這是兩回事。富是物質的,貴是精神的。
到了澳洲才發現,越是高學歷和高收入的人,生活方式越是健康的,而中國高學歷和高收入的人生活方式反而最不健康。我們不見得比那些澳洲的所謂成功人士更忙,只是我們意識窮乏。
家庭篇:金錢和工作要給家庭讓路
在中國,因賺錢和工作兩地分居的人家還真不少,即使家在一地也還可能為了工作夜以繼日,把物質的東西看得超過了一切,錯過了妻子生孩子、耽誤了給孩子看病,不能給老人送終等。
在澳洲,這樣做是會被別人鄙視的。在澳洲,很多人的辦公桌上都擺放著家人的照片,其樂融融的合影透露著澳洲人的家庭觀念,下班后和周末的時間都是屬于家庭的,所有的節日也是一家人安靜地聚在一起。
最近一位澳洲好友要做一個小手術,她丈夫取消了全部的商業會談,寧肯自己出錢支付會談方延期滯留也要去陪著做她手術,這就是國外家庭觀念的典型體現。
職場篇:帶病工作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中國內地媒體在一邊倒地宣傳某人時,常用的形容詞就是忘我工作到了”帶病堅持”的程度。澳洲你會發現,生命是第一位的,生病就應該休息,帶病堅持工作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對自己都不能負責任的話怎么指望你對他人或工作負責任呢?
再說流感什么的還有傳染性,醫生都會告訴你要呆在家里,需要自我隔離多久之后才能去公共場所,這是公共道德,對社會負責任的表現。所以在澳洲很少有精英主管因為工作太辛苦而猝死的新聞。
也許,很多華人來到澳洲后最初的一兩年,會很不適應這些不同之處,可一旦真正融入澳洲的生活方式后,我們才會發現,原來自己的生活是充實健康而幸福的!
如果您對澳洲移民信息感興趣,請繼續關注澳星移民官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提供最新的相關信息。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07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12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28 10:00~12:00
地址:常州澳星
時間:2025-02-28 10:00~16:00
地址:廣州澳星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