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s/default/images/phone21.png)
想讓錢變多,無非兩種方式,要么開源要么節流。可這兩者都跟我不沾邊,掙得比原來在國內少了,花的卻多了不知道幾倍。可我為什么越來越”有錢“呢?是不是因為移民加拿大呢?
不得不承認,這篇文章是標題黨。我并沒有快速致富的經驗,也沒有省錢的竅門,我有的,是對錢和消費觀念的巨大轉變。看完此文,你可能對錢也有些新的思考,并且重新認定義 “有錢”。
剛移民時每分錢都省著花,看什么都嫌貴。現在可好,習慣了加元的物價,開始流水似的花錢。并不是賺錢了,而是開始入鄉隨俗,習慣了當地的花錢方式。
都說加拿大人不存錢,到了這才能體會。鄰居西人兩口子,40多歲沒有孩子,都是名牌大學碩士畢業,有著令人羨慕的白領職業,開著奔馳,對生活要求很高,可就是沒錢買房子,租房租了十幾年。按理說每個月的租金付月供綽綽有余,可就是總也存不夠首付。
朋友家的房子也是租給一個西人家庭,有時候月底交不上房租,非常不好意思的跟朋友商量,能不能先付一部分,后面的等著發了工資再補上。朋友好說話,當然沒問題。租客交來的一部分房租,經常是帶著幾十塊錢零頭的數字。這說明什么?這個家庭是把所有手頭能湊出的錢都付了過來!
他們當然都沒什么大錢,尤其是沒有存款,但他們的消費卻一點都不低,生活質量也不比任何人差。該旅游旅游,該下館子下館子,該玩帆船玩帆船。我之前對這種生活態度和消費觀念嗤之以鼻,都是當笑話看;但現在,自己卻正在向這條路大步邁進。
● 在加拿大生活,錢到底花在哪了呢?
比如家家都是住大房子,房子大了就得置辦東西。除了日常的家具電器,添置一套跑步機劃船機,置辦個家庭影院,布置個兒童房,動輒都是幾千加元。如果要是更專業一些的虛擬高爾夫練習設備,斯諾克球桌,或者泳池網球場,沒幾萬加元也是下不來的。按照我原來的概念,看這些就是無用的奢侈品,代表了資本主義的奢靡本質。
但在加拿大,人們往往會把最貴的東西用來裝扮自己的家。如果加拿大也有藏富這個概念,我相信也不過如此了。曾經參觀過一個西人的townhouse,房子不貴,但里面的東西卻把我驚到。全套的智能家居,從窗簾、燈光、到家電、安防全部由手機掌控,屋子里的裝潢也是極其精致,每件家具都很考究。最有愛的是主人把車庫改成了一個studio,里面鋪著上萬加元的昂貴地膠,擺著幾臺類似街霸的老式游戲街機,還有兩臺哈雷摩托和全套的哈雷裝備。我想,這屋里的陳設可能已經超出了這個房子的價值。
加拿大的房子需要經常維護保養,每年疏通房頂排水,除苔蘚,刷漆補瓦,除草,澆水,清理樹葉,自己動手修車,再或者做個小家具,換個水龍頭之類的活,都是再普通不過的家務,每個家里的男人都會干。而這些活都是需要工具的。對于喜歡工具的男人來說,加拿大就是天堂,你可以買到能想到的一切。
工具細致到令人發指,產品設計的無與倫比,對比起來強調產品設計的國內互聯網行業真的是學生。我最近迷上了修車和木工,這也是兩個最普遍的工種,工具多的眼花繚亂,大多數不知道是用來做什么的。更別提要是金屬焊接、房屋建造這樣的愛好,那工具就更深了。
鋪墊了這么多才說到這部分的重點,關鍵是工具也不便宜。拿養護草坪來說,就需要到剪草機,打邊機,清理草屑和樹葉的鼓風吸塵機,再加上耙子、鏟子、園藝剪子,一套下來就是千把塊錢。修車和木工的工具更貴,一把好的扭力扳手要上百加元,一根手指長的木工螺絲就要1加元。當然,這些都是質量極好的工具,很多工具甚至可以用一輩子。
如果這些同等質量的工具放在國內就是進口貨,沒準價錢還要翻上一倍。但國內我們不用干這些活不是,而在加拿大這是基本的技能,每家必備,甚至成為了所有男人的玩具。久而久之,我之前看見新款數碼產品就長草的毛病,改成了經常在工具店里流連忘返......買手機的錢都用來買螺絲刀子了。
孩子是另一個花錢“大戶”,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私校、課外輔導、國外夏令營,給孩子買玩具可能更有代表性。加拿大的孩子玩具都多,哪個孩子都有一間玩具室,甚至有的家庭將整個地下室一層作為孩子的玩具樂園,家里的地方大呀!
一次去朋友家,幾個小混世魔王玩捉迷藏,找到最后一個小朋友怎么都找不到。后來大人們也著急了,七八個大人樓上樓下的地毯式搜索,居然還是沒有。真是撞了鬼,就差報警了,結果人家“老先生”自己悠哉悠哉的出來了。原來孩子躲到了門房里套著的洗衣房,連大人們都忽略了,你說這家有多大 .....
又跑題了,說回到玩具。加拿大孩子的玩具多,首先歸功于到處都有玩具買。幾乎每個超市賣場都有玩具,尤其以沃爾瑪為甚,變態的幾乎囊括了全套的樂高和nerf槍,別說王中王,連我看到都走不動路。
我愛給孩子買玩具,并不是為了獎勵,更不是為了打發孩子的時間。每次玩玩具的時候,都是我們父子最快樂的時光。我們會堆滿一地的樂高,滿足挑選的樂趣;一人手里一輛賽車,嘴中模擬著引擎聲追逐競速;每人身上插滿nerf槍,幻想著消滅四處的僵尸;還會用各種能找到的架子、墊子、毯子搭一個安全屋,躲在這個安靜黑暗的秘密空間......玩具上花了多少錢已經數不清了,而它們所帶來的快樂,也一樣數不清。
以上列舉的只是花錢的一小部分,看得見的看不見的讓你很難統計。以至于時間長了家家都開始入鄉隨俗,習慣了加拿大的消費習慣,甚至有時候也會發生跟西人一樣入不敷出的情況。那么,這到底是為什么呢?
● 極為豐富的物質享受
在國內,受益于蓬勃發展的工業和互聯網科技,我們可以很輕易的買到各種便宜實惠的數碼產品、衣物、食品、生活用品。而在加拿大這樣的西方社會,它的物質條件有著上百年發展的基礎。很多產品可能都是幾十年歷史的老品牌,質量和設計都已經極為完善。雖然也能找到價廉物美的商品,但慢慢你也會習慣去享受那些高質量商品所帶來的愉悅。一件可以穿上10年的始祖鳥,一個可以用上20年的電鉆,一架可以傳宗接代的梯子,總能夠讓你忽視或者忘記價格。
● 忘記攢錢
自從來了加拿大,鬧孩子似乎已經忘記了“攢錢”這個概念。除了消費高、生活水平高、賺錢少的原因外,更重要的是沒什么后顧之憂。全民醫保,外加自己買點額外的商業保險,沒人為醫療擔心;孩子上大學,銀行每家都有政府和家庭共同積累的教育基金,自己再填個萬八千兒的,在加拿大上大學綽綽有余,更何況很多孩子都是考自己打工來支付大學的費用,不用家里幫忙;老了政府有發養老金,雖然不多,但吃飯生活足夠了,一般老人也會選擇把大房子賣了downsizing,拿到的錢用來旅游或者買輛跑車;甚至連我們在中國的父母,受益于不斷利好的加拿大父母團聚移民政策,越來越多的老人跟隨子女來到加拿大,也能享受加拿大的醫療條件。
所以還有什么理由省吃儉用的攢錢呢?即使每年有些盈余,我想更多的人可能用來換輛新車,或者全家出國旅游了。
● 為什么而花錢
從我自身而言,原來在國內打拼更多的是出于一種懵懂的不安全感。為了應對未來可能的父母住院,孩子上學,房價攀升,人情世故而孜孜不倦的、日復一日的忙碌著。久而久之,自己已經忘記了什么是享受生活。尤其在物質上,快樂大多是來自于攀比所帶來的虛榮。德國的汽車,法國的包包,水果的手機,或者是什么稀奇古怪的電子產品......而這些東西現在留給我的印象,在短暫的快樂之后,省下的大多是空虛,原來擁有后也就那么回事。
來了加拿大后,我和大王在沒有買過一件奢侈品,手機很久沒換過了,豪車豪包更是不見蹤跡,我們現在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用來換取家庭的快樂和希望。我和大王會盡最大的可能給孩子提供開拓視野的機會;我們會跟孩子一起收集各種玩具;也肯花大價錢來買一件舒適漂亮的家具;我正在適應著買貴的工具,并且一樣一樣的積攢;我和大王開始有心境來享受一瓶好酒或者一塊好牛排......
移民前,我和大王的收入要比現在高很多,但那時我們是錢的“奴隸”,錢似乎就是數字,能帶給我們的快樂總是短暫的。
現在我們賺的不多,花銷反而更大了,但反而有種駕馭金錢的感覺,錢能帶給人的回饋非常直接。這種感覺并不是因為我們成熟了、感悟了或是看透了,而是身處在這個“返璞歸真”的環境中自然而然的改變。
所以,你說我是不是越來越“有錢”呢?
以上資訊由廣州澳星收集整理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15 13:30~15:30
地址:恒隆廣場辦公樓1座1910
時間:2025-02-16 13:30~15:30
地址:恒隆廣場辦公樓1座1910
時間:2025-02-17 09:30~12:00
地址:杭州/杭州市西湖區教工路18號歐美中心A座B區1401室
時間:2025-02-18 13:00~15: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