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s/default/images/phone21.png)
日前偶然在新浪首頁上看到一篇博文,作者通過對法國“小城市”斯特拉斯堡的觀察,總結出外國的小城市比中國的更能吸引人才的原因:外國的小城市比中國的更為優雅浪漫,比如街上充斥著咖啡館和藝術品店;而中國的小城市則大都不夠優雅且無迷人的小資情調,故此難以像斯特拉斯堡那樣吸引人們去居住。
呵呵,難為這位博友,他竟然給尚在溫飽與小康之間徘徊的中國小城市提出了“優雅、小資”這樣的高標準、嚴要求,真不知道這哥兒們在這里討論的是吸引“人才”呢?還是吸引“游客”?
若講吸引游客,俺還真不服那個什么斯特拉斯堡,法國小城市很了不起嘛?俺這里的麗江、陽朔、鳳凰也很小資、很文藝范兒。
但是,若要講小城市如何吸引人們過去工作定居,這倒確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畢竟中國的一線大城市已經牛B得一塌糊涂了,又是奧運又是世博的,把全世界都晃得直眼暈。
相比之下中國的小城市多少有點兒灰頭土臉,剛畢業的大學生們寧愿在大城市里扛長活,也不愿回到小城市里過日子。
各種原因,俺想決非中國小城市街頭缺少法式咖啡館那么簡單。歐洲俺也去過,同樣是以游客的身份,浮光掠影、走馬觀花,就不拿它來說事兒了。在這兒說說俺客居的加拿大,看看那里的小城市是憑什么吸引人去當地工作與生活的。
第一,加拿大的城市雖然有大有小,但是所有的城市都有彼此獨立的行政體系和平等的行政關系。這種城市叫做“自治市”(municipality)。
溫哥華大家都知道吧?加拿大的第三大城市、太平洋海岸地區的經濟核心,夠牛B吧?但在它北面、巴拉德峽灣對面,那個只有不足47000人的北溫哥華市,雖然只是個小鎮的規模,但卻與大城市溫哥華是平輩兒的哥們兒弟兄。
兩個城市誰也不比誰高一頭,倆市長走在一起誰也不用鳥誰。在大溫哥華地區,像溫哥華、北溫哥華這樣的大小城市,一共有21個。
它們相互依存、合作,共同構成“大溫哥華都市圈”,但是彼此間卻無任何行政上的隸屬關系。
這一點中國的城市就比不了,你要是個縣級市,上面就有地級市壓著你;你要是個地級市,上面還有省會城市壓著你;你就是混成了省會,在直轄市面前也要矮一頭。
官大一級壓死人,市大一級也一樣。中國城市之間存在的這種“上下級”關系,除了給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的國人帶來心理上的影響外,更給城市間資源分配上帶來諸多不公平。
第二,加拿大的小城市居民收入高于大城市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世上攘攘皆為利往。如果小城市里掙得更多,誰還非得往大城市里擠呢?當然,不排除加拿大小城市居民收入高有富人更愿意居住在環境優雅的小城市的因素,但更重要的,還是加拿大有很多高收入企業是設在小城市的。
這一點加拿大的鄰居美國做得更到位,像可口可樂總部所在的亞特蘭大、波音和微軟總部所在的西雅圖、IBM總部所在的阿蒙克都不是什么大城市,其中像阿蒙克根本就是個小鎮。
第三,加拿大的小城市有不遜于大城市的文化教育環境
加拿大是省管教育,所有的大學、中學、小學都是省里投資,聯邦政府連教育部都沒有,這種模式有助于教育資源在全國各地均勻分配,特別是高等教育資源,不至于像中國似的主要集中一些大城市。
現在去加拿大留學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了,關注這方面信息的朋友一定知道加拿大的滑鐵盧大學,這座以計算機專業和精算專業稱雄北美的大學所在地“滑鐵盧”,是一座人口不足10萬、距多倫多100公里的小城市。
加拿大全國有90余所大學,不算多,但很多大學都有多個校區,分設在不同的城市,特別是一些小城市,比如加拿大最著名的大學之一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很多國人只知道UBC是在溫哥華,其實UBC還有一個校區是在小鎮基洛納,那一帶是以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而著稱的農業區。
大學開進小城市,可能對當地的GDP貢獻有限,但在提升這座城市的人文環境、提高城市吸引力方面,作用不可估量。
第四,加拿大的小城市有著良好的醫療保健條件
加拿大的醫療保障制度覆蓋到每一個加國公民及永久居民,這一點就不多說了。生了病光有人給出錢還不行,還得有人給治。錢是政府出,病得是醫生給治。
咱隨便找個加拿大小城市看看人家的醫療條件。金斯頓,安大略省一座人口15萬的小城市,那里有兩件出名的事物,一個是加國的百年名校“女王大學”,另一個是著名的風景區“千島湖”。
除了這兩件,金斯頓的醫療條件也足以令其市民驕傲:平均每1000名居民就擁有4.09名醫生,這個比例位居加國次席,遠超多倫多、溫哥華那些個大城市。在下客居的BC省島城列治文,人均壽命83.4歲,全加拿大最高,這個數據甚至超過了全球長壽之國日本國民的平均壽命。
而中國的小城市呢?醫療資源捉襟見肘(中國衛生部門2002年統計的數據顯示全國每千人擁有醫生1.6人),稍微復雜點的病就得奔省城,對比加拿大的小城市,在這方面的吸引力又遜一籌了吧?
第五,加拿大小城市的居住環境格外優美
推開窗子就可以看見雪山、原野,從自己家里出來走不出半里地就是公園、森林、湖泊、河流……這就是加拿大小城市的景色。
若論歷史人文景觀,北美比不過西歐,但若論自然風光,北美則更勝西歐。大溫哥華地區僅44000人口的小鎮“西溫哥華”,背靠雪山面臨大海,山上有冬奧會級別的滑雪場,海邊有森林環抱的沙灘,與繁華都市溫哥華僅一水之隔,堪稱世外桃源、理想的宜居之地。
中國雖也有一些小城市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但中國小城市的整體環境較之加拿大,只能用“差之甚遠”來形容。
第六,加拿大小城市的房價便宜,居民的住房負擔很低
當然,中國小城市的房價如果和一線大城市相比也不能說很貴。但是房價的高與低應當相對比較而不能絕對而論。
第七,加拿大的省選移民政策為小城市聚攏人氣
大家都知道加拿大是個移民國家,在全世界招降納叛、籠絡人才。
除了聯邦政府的投資移民和技術移民項目外,他們特別給一些偏遠省份、農業省份單獨開小灶,實施所謂“省提名移民計劃”。
即允許這些省份直接到海外去推銷本省“戶口”,只要你在該省投資一定額度、承諾在該省納稅定居,移民局就給你加國永久居民身份。
目前實施這類省選商業移民政策的有大平洋海岸地區的愛德華王子島省(英文簡稱PEI)、諾瓦斯科沙省以及大草原地區的曼尼托巴省和薩斯喀徹溫省等。
由于區域發展水平、經濟模式、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這些省份的人氣略顯衰微,拿偏安海隅的愛德華王子島來說,島上的“大城市”夏洛特敦只有不到6萬居民,那可是省會城市啊。
當然,加拿大作為一個標榜自由的國家,它不會限制人民在全國范圍內自由地流竄,前面用到了“戶口”這個詞兒也只是玩兒個噱頭,省提名移民計劃的實施目的還是了為發展地方經濟,經濟繁榮、居民生活質量提高了,就不怕人氣上不來。
好了,不用再數了,上面這些條件足以令人們放棄大城市改投小城市去工作與生活的了。中國也好、外國也罷,如果在資源占有、就業機會、居民收入、教育醫療條件、居住環境等方面沒有優勢,風格再優雅、情調再小資的小城市也是很難真正留住人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加拿大小城市這些吸引人的優勢,咱能學的學,能仿的仿。不能學也不能仿的,咱站一邊兒羨慕羨慕。想提高咱中國小城市自身的吸引力,沒別的招兒,只能是在解決當地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方面多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情。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15 13:30~15:30
地址:恒隆廣場辦公樓1座1910
時間:2025-02-16 13:30~15:30
地址:恒隆廣場辦公樓1座1910
時間:2025-02-17 09:30~12:00
地址:杭州/杭州市西湖區教工路18號歐美中心A座B區1401室
時間:2025-02-18 13:00~15: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