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我國新出生人口1786萬,比2015年的1655萬只多了130多萬,距離專家預測的2000萬以上人口出生預期還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大東北黑吉遼,實現了負增長。
專家對此的解釋是才開放一年,大家在心理和情感上還沒有準備好,到了2017年出生率自然會大大增加。
然而~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7年全國人口出生情況,2017年新出生人口1723萬人,比去年同比減少了63萬人,新生兒和出生率呈現雙下降。
看到全面開放二胎并沒有對提升人口出生率起到應有的調解作用,估計專家也很郁悶,總不能再辯解說大家都在懷孕,然后等著2018年再沖擊一下人口爆炸式增長吧?
其實不需要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我已經能夠在生活中感受到二胎政策遇冷的種種跡象,我好多符合生育二孩的朋友都堅定不移地選擇了不生,“你說生我就生,我豈不是很沒面子。”我一個朋友開玩笑說。
對于“要不要二胎”這個話題,很多網友表示:
「代表論點1:」
生不起,真的生不起!
「代表論點2:」
別說二胎了,連頭胎都不想生,別說結婚了,連對象都找不到,別說找對象了,連自己都養不活。
「代表論點3:」
什么時候奶粉,尿不濕,私立高級一些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全部免費且無升學壓力,全部進重點大學,將來按興趣選擇工作。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再次出現生育高峰!很難,太難了!
「代表論點4:」
慎重考慮,既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孩子負責。
如果有人還記得剛開始推行計劃生育所遭受到的強大阻力,很多夫妻寧可扒房子牽牛傾家蕩產也要生,就可以對今天大家的冷靜感到差異。
為什么現在的人都不覺得二胎是種福利了呢?
養育第一個孩子時沒有感覺到歇斯底里的壓力,才會心甘情愿地選擇生育二胎或者多胎。
而我們現在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選擇生二胎,就是因為在養育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感受到了“歇斯底里”的壓力,房價、教育成本、傾注的時間精力,都像一個大老虎在身后緊緊跟隨,要了孩子就無法確保父母的生活可以維持理想的水平,孩子和父母爭奪生存空間。
所以最后得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
生活成本和養育成本太高了!
據網上的統計,把一個孩子從出生養到大學,最保守最窮養也要花費幾十萬到一百萬。 還不包括各種培訓班、夏令營、游學和國際學校的錢,真正要富養起來,怕是個無底洞!
「而在各大城市,生養一個孩子的成本,更是以百萬為單位:」
1. 北京 276萬元
2. 上海 247萬元
3. 深圳 216.1萬元
4. 廣州 201.4萬元
5. 杭州 183.2萬元
這幾百萬的支出還只是養一胎的成本,那對于想要二胎的家庭來說,要肩負著多大生存壓力?
有數據證明,假如一胎的撫養成本是1,那么兩胎的撫養成本是1.6。當一個家庭中,六個成年人(父母、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父母)已經把所有財富和精力都用在一個兒童身上時,這會讓第二個孩子的到來顯得更加望而生畏。
很多人都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現代社會高昂的生活成本,日益加重的教育負擔,卻需要每個人自己去默默承受。
現在敢生二胎的,都是真的勇士。當然,也有邊遠地區一個勁猛生,把孩子當成是小貓小狗般養大的,但即使如此,生育率依舊總體呈下降趨勢,說明更多有機會生二胎的人,都放棄了機會。
我看過一個關于為什么生育率下降之后,就很難再提升的資料,其中的觀點認為:
現在任何一個現代國家,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只要沒有經歷戰爭或者極特殊原因),出生率一旦降低,無論給予什么鼓勵生育的政策,都幾乎沒有效果。
從來沒有一個政策方向,不論意識形態、無視政治制度、不管貧窮、富有、腐敗或者廉潔,在任何條件下,由任何執政者,都沒有成功過!這就是鼓勵生育的政策——從來沒有有效過。
因為低生育率會造成養育成本的增加,而鼓勵生育的政策只能繼續加劇養育市場的奢侈品化,進而降低未來的生育率。
這就是西方鼓勵生育的政策比我們更健全,但出生率依舊持續低迷的原因,人們并不會為了得到生育的一點好處就選擇做父母,在養育成本并不會真正降低的情況下。
更何況,我們沒有什么鼓勵生育的政策呢。
對于確實需要二胎的中國家庭,如果生活在一些社會福利比較好的國家,有國家給你養孩子,可能還是會很有多人愿意在國外生二胎。
世界上哪些國家生孩子的福利好,簡單列舉以下幾個,看完可能你會覺得養個孩子并沒那么大的壓力。
加拿大
Canada
社會福利開支
占GDP的23.1%
在加拿大,三口之家每月可領取1100-1300加元的生活保障金,如果一直沒工作,這筆錢可以一直領下去,直到死亡。2018年7月起1-6歲小孩最多每年給與$6496,7-17歲做多可以拿到$5481。
政府提供廉租金住房,保證人人有房住。任何65歲以上的公民不管過去工作與否或工作時間長短,均可申請聯邦養老金。
從小學到高中,學費免費,大學教育有的社區學院也是免費的,學前教育雖然不是免費,但對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根據家庭收入情況,由政府部分或全部支付教育費。
美國
USA
社會福利開支
占GDP的21%
美國的小學到高中教育免費,大學教育經費主要由政府負擔,學生只負擔一小部分。社區大學的學費低于每年1500美元,約是美國從業人員平均年收入的1/30。為確保條件具備并且愿意讀書的孩子能讀大學,政府對貧困家庭提供各種形式的資助。
美國醫療制度的著眼點是,對任何危及生命的疾病,不管有錢沒錢,先看病,后買單。你有錢,那你就自己掏腰包或由保險公司支付;你是窮人,就由政府買單,連住院的伙食費都由政府出。
瑞典
Sweden
社會福利開支
占GDP的38.2%
在瑞典,老婆生孩子,老公也跟著休9個月的全薪“產假”。在孩子年滿16歲以前,父母均可獲得生活津貼;年滿16歲以后,完成9年義務教育的青年,如繼續讀大學則領取教育津貼,這樣,大學也和免費差不多。
在瑞典看病個人只掏60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約合1元人民幣)的掛號費,其他一切費用都由政府買單。
丹麥
Denmark
社會福利開支
占GDP的37.9%
丹麥從小學到大學一路免費,學生就近選擇學校,如果選擇私立學校,則政府按公立教育標準報銷一部分學費。
孩子從生下來到18歲的牛奶費也由政府支付。低收入家庭孩子的學前教育也由政府買單,學生每月還可以拿到生活補貼。
德國
Germany
社會福利開支
占GDP的27.6%
德國人一生下來就享受撫育金,第一個和第二個孩子為每月184歐元,第三個孩子為每月190歐元,從第四個孩子開始,每月215歐元,這筆錢一直領到25周歲或有了固定收入為止。
對困難家庭來說,社會福利幾乎包辦了一切,領取的救濟金只是“零花錢”,購買價值超出30.68歐元的日用品由社會福利局支付賬單。
法國
France
社會福利開支
占GDP的34.9%
法國國民教育從小學到大學一路免費,如果家庭收入低于一定標準,孩子每個學期開學時可領取249.07歐元的補助。從初中到大學,學生可獲得每個學期54.9歐元到3456歐元的助學金。
孩子從在娘胎里的第5個月起到滿3歲,如果父母收入低于一定標準,每個孩子每月可領取156.31歐元的幼兒補貼。如果父母為照顧孩子而停止工作或減少工時,則每月可領取320.67歐元到484.97歐元的育兒補助。
小編認為,真正對促進高生育率有效的手段只能是平價哺育和教育市場的大量存在。大家不是不喜歡孩子,只是對養育一個孩子背后需要承受的巨大經濟和情感壓力嚇倒了。所以,與其紅口白牙地勸說大家生二胎的種種好處與光榮,不如努力讓人們生活得不再那么艱難,讓生存的成本降低到合理的程度。唯有生活成本和養育成本降低了,下一代才有生的希望。
從國家的宏觀政策來看,二胎出生率下降大概是種令人沮喪的失敗,但是從個體來說,這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因為我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對孩子負責!
當然如果拋開以上這些因素,假如我們移民海外,找一個社會福利好的國家,具備足夠充足的條件,養育二胎也是不錯的選擇。給獨生子女一個陪伴成長的手足,將來一起分擔贍養老人的負擔,何樂而不為呢?到底生不生二胎,還得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而定。只有在明了利弊的情況下,我們才能做出理性的選擇。
如果您對海外移民信息感興趣,請繼續關注澳星移民官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提供最新的相關信息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26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27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
時間:2025-02-27 14:00~15: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2-28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