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很多新移民一樣,登陸澳洲的第一刻,你的感覺可能是這真是一個地廣人稀的“澳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慢慢改變了這個看法,在日復一日的瑣碎里,才真正的領教了這里的“富裕和公平”。
這里說到的“富裕和公平”,不是一兩年通過政策和財富累積的快速成效,澳洲的“富裕和公平”已經變成了一種廣布全國的公民意識和社會意識。
節儉≠摳門
早年移民澳洲的張先生講了一個他的故事:上次和澳洲的客戶去吃飯,對方是年入近千萬澳元的大老板,說起澳洲的生活,大老板說,自己常年以來還一直堅持著自己和老婆孩子前往超市采購食材。
問其原因,他說在外面吃飯沒有家的味道,而且很浪費,帶著兒子在超市里一件一件商品比較價格,列出清單準備給公司的采購人員進行參考,節約每一分錢,一方面是不要浪費,買食材回家享受家庭時光,一方面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金錢、家庭意識。
最大的財富是精神傳承
再來聽聽移民澳洲的夏女士怎么說:
夏天的時候,我和朋友帶著孩子去海灘邊散步,沙灘邊有那種冰激凌車,通常1、2澳元的小甜筒,很是實惠。
我兒子喜歡吃冰激凌,尤其是喜歡吃那個裝冰激凌球的蛋卷,超市里就有整盒賣的,家里時常給他備著,我們隨身帶的零食里也有這個。
到了地方,看到冰激凌車,兩個孩子挪不動步,要吃冰激凌,買完回來時,朋友的女兒舉著甜筒,兒子用一個塑料盒托著個比甜筒上大點的冰激凌球,沒給蛋卷?
朋友的女兒幫著解釋說,買冰激凌時,兒子說,這個蛋卷和我給他帶的是一樣的,所以賣冰激凌的阿姨就知道了他有蛋卷,主動說多給他點冰激凌,可以吃自己帶的蛋卷。
如果是換做從小在中國文化里長大的我,打死也不會想到去跟人家說這甜筒我自己帶“筒”了,你多給我點冰激凌就行。就算是想到了,估計也沒誰會同意,理由那是五花八門的“什么沒法做賬,不好收費之類。”
聽完后,我十分感慨,澳洲人的財富不僅僅是體現在金錢,更體現在自己的一種社會意識和關心他人的感覺,不外漏,不炫耀,不浪費的踏實。
公平公正已經滲透在澳洲的各個角落
在澳洲,你會發現上到這個國家的主人,普普通通的澳洲人,下到澳洲政府的工作人員,都在維護著這個社會體系的一個最為基礎的“平衡”,那便是公平公正。
保證所有殘疾人擁有平等的就業權利,殘疾人不僅僅擁有政府豐厚的特殊補貼,你會發現,在澳洲所有的地方,都會對殘疾人特別的照顧,殘疾人不僅可以通過特殊的考試拿到自己的駕照。
各大停車場有專門的殘疾人停車的位置,街邊的盲道保持通暢,完全不會出現盲道分叉,被人為侵占的尷尬。
社會責任意識和自己的能力掛鉤,無論是家境富裕還是貧寒,也無論父母是專家還是難民,來自社會各階層家庭的子女都可以在學校里享受平等和充分的教育資源。
通過平等教育機會,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可以攀登社會階梯,躋身主流階層。
同時,收入越高,責任越大,這也就意味著稅越高。低收入家庭獲得的福利也很好,完全不用為自己的生活而擔憂。
生活在這樣的澳洲,才真正了解“公平與富裕”的含義。
想了解更多澳洲移民政策和資訊,請關注澳星移民網!詳情請撥打免費咨詢熱線:400-997-7366
來源:澳星移民總部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26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27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
時間:2025-02-27 14:00~15:00
地址:視頻號
時間:2025-02-28 10:00~16:00
地址:上海恒豐路500號洲際辦公樓7樓 貴賓會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