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s/default/images/phone21.png)
根據加拿大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普查數據,人們對置業有不同的看法,30歲的加拿大人更多租屋,而不是買房子。
50.2%的千禧世代在30歲時擁有房產,嬰兒潮一代在這個年齡做業主,比率是55%。
今日的年輕成人更可能居住在公寓,更少住在單一家庭獨立房屋。統計局夏季報告指出,他們更可能與父母同住,仍未獨立生活。
懷雅遜大學城市建設研究所(Ryerson City Building Institute)研究和政策經理海恩斯(Graham Haines)說,這些數字應該改變加拿大人對房地產行業的想法。他說,在過去20多年間,決策者幾乎只是聚焦推動居者有其屋的政策,比如稅務政策。
海恩斯說:”我們必須開始思考,假如租屋再度成為房地產業更重要部分,我們如何保證,我們建造適當的出租屋,我們需要的出租屋,有需要的人負擔得起。”2016年,人口普查的1,410萬個家庭,超過950萬擁有房產,比率為67.8%,比2011年的69%低。
普查報告顯示,自2011年以來,加拿大房價持續上升,全國平均房價升至443,058元,2016年的全國平均房價是345,182元。溫哥華的房價全國最高,平均超過100萬元,多倫多為734,924元,卡加利527,216元,滿地可366,974元。
多倫多、溫哥華、卡加利、愛蒙頓和渥太華房價攀升,租房比率隨之上升,但是全國的租房建設數量在10年間下降,因為開發商興建更多共管柏文,而非出租公寓。
數據也顯示,租客更可能財務緊張,難以保證有瓦遮頭。
大約40%的租戶說,他們的房租佔了每月平均入息的30%,這個數字自2011年以來幾乎未有改變。而有同樣感受的業主,比率僅為17%。總體上,負擔能力是幾乎全國四分之一家庭的問題,這個數字10年來變化不大。
聯邦自由黨政府承諾解決住房承擔力問題,它承諾在以下幾周內發表價值112億元的11年住房計劃,預期焦點集中在可負擔房屋建設,以及新的住房福利。
時間:
地址:
時間:2025-02-12 14:00~16: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14 13:00~15:00
地址: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大道西205號尼盛廣場1006室
時間:2025-02-15 13:30~15:30
地址:恒隆廣場辦公樓1座1910
時間:2025-02-16 13:30~15:30
地址:恒隆廣場辦公樓1座1910